海南省三亞市崖州區990萬噸/年紅巖隊-抱古村礦區建筑用石料項目計劃今年投產運營,9月底完成全部結構工程及設備安裝工作,10月底完成設備調試并達到試運行條件。
據了解,該項目為海南省2023年重點項目,采取EPC+O模式,由三亞城投眾輝新型建材有限公司投資,中交天航南方公司與中電建華東院組成聯合體進行建設開發運營,總投資27.84億元。
2020年12月4日,三亞城投眾輝新型建材有限公司以16.1億元競得該礦山采礦權。該礦山位于崖城鎮,距崖州科技城16公里,距三亞新機場23公里,距市區56公里。礦區面積約1410畝,儲量4578萬方(約1.2億噸),設計產能990萬噸/年,出讓年限20年。

2021年9月,中國電建集團華東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與中交天航南方交通建設有限公司聯合體中標該項目EPC+O總承包。項目整體開發周期計劃為13年,中標合同包含建設期270日歷天及5年運營期,5年運營期開采量預計1889.31萬方。

礦山按建設過程分為廠區建設、礦山開采、石料加工、石料儲運和修復閉坑5個階段。廠區建設包括骨料加工系統、篩分車間、成品倉、廊道、生活區、辦公區、道路及綠化等。礦山以自上而下、逐層遞進的臺階式進行開挖,自首采區向三區推進。石料加工全過程在封閉式鋼結構廠房內進行,可實現噪聲、粉塵、污水的減量化、無害化排放。
加工過程采用自動控制系統對生產各項數據進行監測,實現產量、產品粒型、級配和石粉含量的智能化控制。并集合加工自動控制系統、邊坡監測系統、揚塵監測系統和自動計量裝車系統等,打造云計算大數據中心,形成基于5G技術應用的智慧控制平臺,實現礦山開采運營全過程全天候的數據化、智能化和可視化。
此外,該項目致力于樹立國內礦產資源開發典范,打造綠色、智慧、數字礦山。礦山以創海南省建筑施工優質結構工程、海南省“綠島杯”工程(省優質工程),爭國家優質工程獎、魯班獎為目標,著力打造三亞市安全文明標準化工地。礦山邊開采邊復墾,實現地質災害治理率達到100%,礦山環境治理率及土地復墾率100%。項目結束后將進行園林化修復,建成康體郊野公園和科普教育基地,最終打造成工業與生態文明深度融合的綜合示范區。